成建文化

成建文苑

成建文化>成建文苑

拐个弯“拐”出工期十五天

发布时间:2021-04-29阅读次数:

“毛经理,钢管桩遇到了障碍物,打不进去了,您快来看看!”3月16日,二航局福州地铁4号线项目副经理毛思晓接到现场的求助电话。

项目花海公园站主体结构完成后,附属结构施工按计划有序推进。由于车站地理位置特殊,南临跃进河,北依政府办公地和居民生活小区,现场夜间无法施工,工期异常紧张。

受场地限制,施工中的3号出入口围护结构在河内施工,原方案采用传统的“先开挖,再浇筑”的地连墙施工工艺,但该工艺耗时长,河水倒灌风险高。不仅如此,该工艺高额的施工成本也让项目部望而却步,一项345万的附属结构施工,仅设备进场费就高达50万,而且市区施工泥浆处理、连续浇筑的噪音等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在多方交流求教中,毛思晓有了想法:“将海河承台围护结构施工中采用的钢管锁扣工艺‘移植’到地铁附属围护施工中,用钢管锁扣围护结构代替需要开挖的地下连续墙,这样既不产生泥浆,也能间断随时‘掐断’保证白天施工。如果能‘移植’成功,施工难题、设备进出场成本、文明施工、噪音污染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经过反复求证,确保此法可行后,项目部谨慎的将地连墙施工工艺调整为锁扣钢管桩围护施工工艺,即用一根根长21米、直径60厘米的钢管垂直打进河道,钢管与钢管之间通过锁扣和“工”字钢紧密连接,形成一道坚固无缝的“钢管墙”,附属结构与河水、淤泥成功隔离,在地底形成一个独立空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本步入正轨的施工,打到第41根桩时,桩头进入河底5米就碰上了“硬茬子”。六十多吨的重量施加上去,钢管桩纹丝不动,更别说要达到入土18米的设计深度。“项目推进困难重重,安全和工期更像是‘紧箍咒’,丝毫不敢大意。”面对现场难题,毛思晓整天“钉”在现场,查找原因。

“打桩的位置是按照图纸来的,应该不会有问题。”毛思晓迅速组织人员对河底进行勘测,原来在拆除主体结构施工的钢栈桥时,栈桥钻孔桩护筒脚底发生了踏乱,产生了小面积的乱石,正是这些石头阻止了钢管的下沉。

原因找到了,毛思晓立即组织研讨,但所有人给出的建议都是用冲击钻逐一击碎乱石。用老套路解决新问题,办法是行的通,但一连串问题在毛思晓脑子里跳跃。“在河内搭建钢平台要多久?”“水下5米能否准确击碎乱石?”“后面的钻孔桩是否还有踏乱?”“工期问题能否保证……”毛思晓心急如焚,但还是否决了大家“稳妥”的建议。

攥着图纸,盯着河道,毛思晓不得其解。在回项目驻地吃饭的路上,他无意间瞥到了项目菜园子,突然之间灵光一现,围护结构其实相当于一个菜园的围栏,目的就是保护菜园不受外界破坏,而锁扣钢管桩搭建的“无缝围栏”在地底,目的是阻挡淤泥和河水进入附属结构,二者原理相同,菜园围栏可以根据园地形状改变,那么锁扣钢管桩是否也能拐个弯呢?

打开了思路,毛思晓迫不及待的开始验证,他发现围护结构与附属结构外侧之间的距离是2.2米,而正常情况下只要0.5米附属结构就可以施工了,假设将原来的“1”字型的围护结构从中间拐个弯,向内平移,再向前延伸,将其建成“ㄣ”型,那么围护结构便可以绕过障碍物了。检查后发现,在向内平移50公分后,线路远离钻孔桩所在位置,后续路径再也没有坚硬障碍物。“虽然改变了围护结构的形状,但效果相同,且后面河底都是淤泥,钢管桩的施工速度或许更快。”毛思晓的想法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

4月8日晚,100根锁扣钢管桩全部打进了地下,形成了一道长长的“地下钢管围墙”。周例会上,项目经理对毛思晓竖起了大拇指:“就是简单的拐个弯,不仅完成了节点任务,还‘拐’出了15天的工期。表面看是围护结构的拐弯,实际上是思想的拐弯,在管理提升方面,大家还要多向毛经理学习!”(张贵林)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