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业务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业务动态

开局即决战:雁栖湿地-示范段建设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0-05-21阅读次数:

4月26日,雁栖湿地-示范段项目正式开始推进实施,至此拉开建设大幕,而该项目也因其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标杆工程的“三高”要求及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被定位为“1号工程”。

雁栖湿地-示范段项目位于成都天府文创城,以生态整理及修复、文创展示建设为主要内容,本次实施面积约为83万平方米(约1250亩),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地形塑造、河堤填筑、筑岛工程、景观园路、游船航道、排洪通道、景观桥梁、民居改造、梯田梯塘及小微湿地打造、景观绿化、综合管线及附属配套设施等。雁栖湿地-示范段将通过修复重建,以近自然河流洪泛湿地和人工库塘湿地为主,将离散分布的“塘、田、堰、井”利用“沟、渠、溪、河”串联起来,形成结构自然、功能高效、野趣浓厚,充满生命活力的原生湿地,实现林水相依、林水和谐,突出丘区小微湿地与天府林盘聚落有机融合的特色。

“三个月后就是咱们雁栖湿地-示范段的第一次大考,要确保7月底湿地淹没区实现首次蓄水,压力很大,但我们要化压力为动力,做好施工组织,全力以赴完成任务目标,全力以赴造出精品工程。”4月26日夜里10点,刚刚结束完雁栖湿地-示范段项目推进会的项目经理黄伸龙刚回到办公室,就召集项目班子对大家做了第一次动员,同时对班子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和管理重心偏移划分。

时间紧,任务重,开局即是决战,但起步就遇到了挑战,由于现场点多面广,多个点位又同时启动施工,导致现场管理力量无法精准聚焦和发力,施工进度受到了明显影响。“我们这才只是开始,时间这么紧,施工要求又这么高,是不是考虑每个点位都安排一个管理人员,来确保我们的进度和质量。”生产经理蔡报强看到现场情况,不免有些担心起来。“每个点位都需要管理人员,那再多人都不够用,这也是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要做好资源统筹。”黄伸龙站在现场若有所思“综合这几天施工情况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尝试用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方式,将现场施工区域划分成若干施工网格,管理人员实行“网格式”管理,这样才能真正将我们的管理力量放大,才能提升我们的精细化管理效能。”“网格化”的管理方法果然奏效,每个网格专人负责,对负责网格内所有点位的安全、质量、进度及施工组织实行包保落实,现场推进迅速开启了“加速度”模式,很快,现场机械设备、人工就达到了满产状态,大家干劲十足,现场推进态势良好。

但随之而来的高温天气却给现场施工带来了新的考验,尤其是对在山上作业的工人。原来为了尽可能的保持生态本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项目放弃了机械清表的常规方式,而是采用人工对既有林盘的杂草和树木进行清理。高峰期有近200名工人同时作业,管控难度极大。“这么热的天,工人们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肯定受不了,工作效率得不到保证不说,进度也跟不上。”此时已经被晒得黝黑的工程部长王峰,站在防暑降温点,擦了擦汗,一边查看防暑降温药品配备情况一边说到。“进度重要,安全更重要”蔡报强意识到必须立即对现场施工组织作出调整,他喊来了协作队伍负责人杨勇,“气温越来越高了,要保障农民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调整保护性梳理的工作时间了,把下午的工作调整到晚上吧!加强夜间施工照明,保障施工安全。”虽然调整工作时间可能会产生额外的费用,但杨勇二话没说,立即按要求做出了调整。没想到,夜间适宜的温度让工人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调整工作时间后,仅仅用了6天就将占地65亩的6号、7号林盘的保护性梳理工作全部完成,比预计时间提前了4天。

随着项目的加速推进,雁栖湿地-示范段也很快显现出了“团队作战”的优势,特别的是,这个由建设、设计、地勘、监理、过控、施工等各参建单位组成的攻坚团队,从征地拆迁到施工推进,从每日例会落实推进事项到专项问题各个击破,除了以最快速度建立起的畅通工作沟通机制,各方更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没有工作面就主动创造条件寻找工作面,抓紧一切可以抓紧的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做到每一步都无缝对接,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不仅有效提高了现场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也切实保障了项目建设品质。而“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也成为了项目管理人员的标配,更成为了和时间赛跑的资本。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建设单位现场管理工程师宁海鼓励着大家“只有团队作战,将管理战线前移才能真正的推动落实,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奋力将雁栖湿地-示范段建设成为体现公园城市生态本底与规划建设完美结合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和天府文创城吸引‘大雁’来栖的标杆工程,交出项目建设实施的高分答卷。”。(雁栖湖  夏静)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