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动态

企业文化>文化动态

风雪中11.5小时的坚守

发布时间:2019-12-13阅读次数:

11月23日晚,走在漫天飞雪的路上,在手机荧光的照射下李欣欣的眼睛湿润了,那一刻一天的疲惫和寒冷都化为幸福与温暖,而这一切,要从当天的工作说起。

当天早上7点50分,刚吃过早饭的李欣欣来到卧龙沟三号大桥。今天,他要做的是帮助回家探亲的同事带班,为5号墩第二节挂篮施工浇筑混凝土。

李欣欣是甘肃省临夏县本地人,今年24岁,2018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二航局工作。分配岗位时,他听说临夏有个双达项目,便要求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能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出一份力,我很兴奋。”李欣欣回想起当时的情形。

虽是本地人,对这里的气候早已习惯,但当他爬上5号墩墩顶走出电梯那一刻,一阵刺骨的寒风向他袭来,他还是不由得将脖子缩了缩,拉链向上提了提。

“其实刚出项目部时还好,当时我看过手机,温度在摄氏零下二三度左右,但墩顶还是和地下有差别。”李欣欣说。

由于卧龙沟特大桥位于甘肃省临夏县境内的韩集镇卧龙沟村,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太子山北麓,山高路陡,沟谷纵横,海拔超过2600余米。再加上5号桥墩157米的墩高和桥面的厚度,工人们相当于在海拔2780米的高空中施工,他们不仅要克服技术上的难题,还要克服高寒缺氧的环境。“你看卧龙沟两边都是高山,这就让风力也更加集中,脸都被刮得生疼。而且越高的地方越冷。”当天,李欣欣用测温枪向鞋子表面上测了一下,温度达到了摄氏零下5度。

来到墩顶后,李欣欣先查看了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人员分工情况及保温措施。“像这样的低温施工,除了各项指标要达标以外,更重要的是保温。”李欣欣介绍说。而对于保温,项目部采取了在施工点生火炉、覆盖保温帘、保温被等方式进行保暖。同时在每个角的内外部挂上温度计,实时观测,以便保证温度在控制范围内。

上午8点39分,一切准备工作已就绪,开始浇筑混凝土,但混凝土浇筑是个漫长的过程。并且从开始到结束都不能中断,作为技术员的李欣欣也要一直守着,就连午饭都是项目部送过去在桥墩上吃的。

“一整天脚都是麻的,脸也是僵的,最主要是风刮来的时候你躲都没地方躲。”李欣欣说。然而,寒冷的天气好像并不满足刮刮风,等到下午5点20分,天空便开始飘起了雪,雪籽打在脸上更冷更疼。等到下午6点30分完成浇筑时,大地早已披上了银装。桥墩157米的墩高和桥面的厚度,工人们相当于在海拔2780米的高空中施工,他们不仅要克服技术难题,还要克服高寒缺氧的环境。

做完最后的检查,晚上7点,李欣欣终于可以拖着疲惫的双腿走回项目部。突然,手机发出“呜呜”的振动声,他一只手放进嘴里哈气缓解僵硬的手指,另一只手掏出手机,是母亲发来的消息。

“欣欣,混凝土打完下来了吗?”母亲问。“刚打完,这会才回来。”李欣欣答道。“儿子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母亲说。“啊?忘了。”李欣欣回复说。

“妈妈记着呢。”李欣欣的眼睛湿润了,像这种关于孩子的特殊日子,自己也许会忘记,但母亲永远会记得。那一刻,李欣欣所有的疲惫和寒冷都化为幸福和温暖,因为这份沉甸甸的母爱足以抵御寒冷,阻挡风雪,温暖整个寒冬。虽然天气寒冷,但浇筑非常顺利。“这也是我的生日礼物,在特别的日子里为家乡吃点苦,很有意义。”李欣欣说。(田本灿)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