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文化

社会责任

中心文化>社会责任

从农民工成长为船长

发布时间:2020-04-22阅读次数: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陈勇就是这样,持之以恒地“为之”,他高中毕业后到中交二航局三公司航工桩七船工作,23年的自强不息,一路汗水一路歌,破茧成蝶,从农民工成长为船长。

船舶上空间有限,不论是拖轮,还是打桩船、起重船,长几十米,宽几十米,上岸大都是不便利的,水上作业时,柴油机、机舱主机轰隆隆的,在许多人眼里,船上生活是平淡、枯燥乏味的,一些船员工作之余就看看手机,玩玩扑克牌,打发时光。陈勇也会娱乐放松自己,但更多的是抽时间去学习,他有写笔记的习惯,会及时记下当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办法与收获,会时常温习做一遍。像船上手腕粗的钢丝绳插琵琶头收尾方法有多种:单花、暗双花与剥皮去芯插皮收尾法,有的船员就挑一种简单的学,图简单省事。陈勇全部都学,插琵琶头时比别人快了不少。他常说:“学习就要弄懂,就要彻底搞明白,有问题憋在心里太难受了。”

陈勇的脑子里问题多,有次就钢丝绳插接,从一进“一、二、三、四、五”五种插接法,陈勇请教二副,二副有点自嘲摇头道“小老弟,我也不全懂,五种插接法掌握两种就行了,我们又不是考博士,其它三种很用少。”“少用又不是不用”,陈勇后来从网上反复观看视频后,解开了心中谜团。

陈勇先后在桩船、拖轮、起重船等干过,公司航工401老船长李学堂曾感叹道,“小陈是个有心人,能吃苦、爱琢磨,孺子可教!”一次,李船长教几个年青人撇缆绳,当天陈勇学得不太好,过几天,李船长发现陈勇撇缆绳最好,撇得又准又远,一了解才知道,陈勇下班后自己补习、苦练了。拖轮为工程船舶抛锚、运桩作业时,没特殊情况,陈勇盯在现场,跟着船长、大副走,“不同人指挥着,有点差异,我经常琢磨比较这些差异”,陈勇说,“处处都有学问,处处都有技巧,多学多思也扩展了我的思路”。

陈勇是热心人,不论做水手,还是做二副、大副,机舱里设备出故障,原本不是他的事情,他肯帮忙肯出力,设备维修保养,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谢谢!等上岸后请你吃饭”,机舱同事感谢道。“甭客气,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出点力气相当于锻炼身体”,陈勇笑道。实际上,设备维修保养,他感觉学了知识,长了见识,一些问题,从不同岗位来思考,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技多不压身,趁着青春年华好好多学点”,陈勇同船上年青人谈心道,“我比你们大多了,还在努力学习,不学不行。打个比方说,我们干工作如同烧菜,不同等级的厨师做菜有差异,不能满足菜做熟了就行,也不要认为做美味佳肴就很难,只要肯下功夫肯流汗,一定能提高自身技能的,要追求炉火纯青……”(何战胜)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