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文化故事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温柔而蓬勃,我的广州记忆

发布时间:2022-04-24阅读次数:

初来广州

白云机场的印象停留在我遥远的记忆里。那时,大约是跟着亲人一起长途跋涉来广州探亲。于磅礴夜色中,我透过车窗看见机场的信号塔亮起璀璨的光芒,一度以为那就是闻名遐迩的广州塔。车子疾驰在高速上,城市的灯光看不到尽头,或稀疏或密集,散落在各处,如同星子一般划过,但它们永不坠落。

作为一个从小在四季分明的地方长大的人,来到广州最不适应的一件事就是气候——比起苏北冬天光秃秃的、敞亮痛快的寒日,广州的冬天是含蓄的、闷热的。温暖的阳光、湿润水汽,玫红色的三角梅簇簇开放在窗台和路边,像舞女的裙裾,又像神婆的头冠,那样鲜艳地扎入眼框。

坐在车上,听亲戚如数家珍地介绍街边的花木。那挺拔葱茏的乔木,枝头开满了花的是木棉,花期不长,“树树烽火”,短暂而热烈;沙溪大道道路中央正在移栽的是花大价钱运过来的香樟树;快速路两侧沙沙抖动叶片的是棕榈树;珠江沿岸的低矮小树上则挂着黄色鸡蛋花……

温柔而蓬勃,这是我对广州的第一印象。

广州味道

常年的温暖日照似乎滋养出了广州人不疾不徐的性格。街边的早茶摊旁,小区里的沿江栈道上,时尚广场里,他们可能穿一双拖鞋,套着宽大的短袖,并不过多修饰,悠哉地从你的面前走过,视线相触时莞尔一笑。

这样的广州人大多有两大爱好,一是吃早茶,二是喝茶。

论起早茶,光是肠粉就分了好些种类,五味俱全。传统早茶诸如生煎、虾饺、众多香糯点心等等。广式早茶的油条,宽大数倍,蓬松似云,酥松而不缺韧劲,有别于北方。

除了糕点面食,早茶的粥类也是一绝。我最爱其中两种,一是生滚鱼片粥,二是黑松露鸡茸粥。鱼片鲜嫩,白粥香糯,几段绿色菜心点缀其中,赏心悦目,鲜美弹口。黑松露鸡茸粥则不然,初入口时有些咸涩,然细细品尝后,松露的香味蔓延,鸡肉的鲜美夹杂其中,别有一番滋味。

广州人爱喝茶——曾见过一个巨大的茶具批发市场,各色茶具应有尽有:紫砂的、汝窑瓷的、琉璃的、柴烧陶的、羊脂玉的,各种花样、各种用途,琳琅满目。这样的茶具市场在其他地方也是不多见的,如同一件件艺术品。这俨然是一种文化。

亲戚虽然算不上地道的广州人,但也同样热衷茶道。她的新房在三层有一间单独的茶室,里面置多宝阁、玲珑架、花瓶香片,挂画根雕,环境清幽典雅,令人心神舒缓。在一个冬日,我与她围坐在小铜壶边,静静等待玉炉升温,冒出咕噜的水泡。听着水泡迸裂发出的滋呀响声,闻着淡淡茶香,在翠玉香炉中点上一根细香,袅袅青烟盘旋而上,一切都是那么惬意,时间仿佛就此停住。

在沙面一处古式建筑群的角落,有座茶室名叫青莲居。

我偶遇它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天光浮着一层薄薄的海青色,四下寂静无声,唯有敞开的木门内亮着一星橙色灯火在暮色中闪烁。

内里一座神龛前点着盘香和烛油,石雕佛头静静垂着眼,慈悲肃穆。狭窄的木制走廊两侧堆放着茶叶桶、瓷杯瓷盘、陈皮桂花、茶炉香炉。走廊尽头通向一处古色古香的前厅。厅内的大型根雕木桌前静静地坐着一个短发女人,女人见到我后微微一笑,从容地拎起琉璃茶壶,往小炉里加了几块圆润的橄榄炭,温声道:“欢迎光临青莲居,来者是客,坐下喝杯茶吧。”

闲谈片刻后我才知,她是这座茶室的主人,远道而来做茶叶生意已有数载。青莲居既是她的家,也是她的店,更是她生活的全部。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
恰相逢作座中君子;
陶侃惜飞,夏禹惜寸
最可惜是杯里光阴。"

日新月异

广州人虽然是“慢”的,但广州城的发展是迅猛的。

在天河区中心,海珠区广场,座座高楼破开城中村的重重包围,矗立在广袤的珠江三角洲。当然,除了市区的繁华,也有老城区浓厚历史气息萦绕下的祥和,更有新区喷薄欲出的新锐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潜力。

就我目前所在的南沙新区来说,随处可见的是城市骨骼的架构者、搭建者,无论是炎夏还是冷冬,他们都流着汗水,推动这座的新兴的城市走向未来,迈向世界。

当夕阳缓缓下落,打桩机的铿锵、运输车的轰鸣、切割机的撕扯...仍然在耳边回荡,高大的机械设备、林立的建筑物在夕阳的辉映下交错排列,相时而动。有幸见证了南沙新区的日新月异,万物更迭。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我们起落在岁月长河里,生如远舟,一期一会。像茫茫漠海里的沙砾,汇聚成塔;又如写满生命印痕的长幡在风中曲折腾飞。有些风景掠过便再也见不到了...

我在广州的足迹就“不过如此”吧...但不会就此为止...(高丹 张亮)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