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基层动态

新闻中心>基层动态

深涌建起“两面墙”

发布时间:2020-11-09阅读次数:

入秋的中山市天气逐渐凉爽,建筑施工进入大干特干时期。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中山翠海道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正面临施工难度最大、技术最复杂的重大节点挑战——首个过河段深基坑开挖。

面对首个过河段深基坑开挖,项目全体员工都铆足了劲。根据规定,超过5米属于危险性较大工程,横三涌最深处可达12.244米,基坑过深极易引发潜在的地质问题——差异沉降。差异沉降会直接导致工程错台、漏水等工程质量问题,从而引发周围土壤坍塌,严重危及施工周围结构安全,这无疑也给技术主管许杨施加了很大压力。

如何解决横三涌差异沉降问题成为了悬在项目部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根据横三涌现有的地质条件,地处马鞍岛,岛上地质层极为不稳定,过河段地质层更为软弱,加上作业场地内淤泥分布层较厚,泥质层分布不均,导致施工土壤工程力学性能差。如果采用原有的钢板桩+钢支撑的支护方式,显然,对于横三涌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而一旦出现支护不足引发工程质量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许杨说,“解决差异沉降最主要在于基坑支护,解决好了基坑支护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那基坑支护问题又如何解决呢?

为了建好基底“支护墙”,项目部通过多次召开技术研讨会,积极同业主、设计方沟通,经过数十天的反复磋商,决定采用了“支护两部曲”,前期坚持“动态监测,信息化施工”的原则,采用WGS-84坐标系统、全站仪以及现场目测的监测方式,每隔20米设置一个监测点,对建筑物以及临近道路沉降进行密切检测,严防地面开裂、沉降等情况,因为地面开裂、沉降等问题能最直接有效地反映施工作业面地底情况。

然而,前期的大量监测能有效预防沉降问题的发生,但对于施工过程中实际沉降问题的解决是远远不够的。

正当大家为横三涌支护问题绞尽脑汁时,工程部部长杨光文率先提出:“可以考虑采用钻孔灌注桩+冠梁支撑+砼支撑+钢围檩的支护方式。”原有支护方式能解决普通管廊段的支护问题,但对于过河段的管廊而言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过河段地质层更软弱,基坑更深,更容易发生差异沉降的问题,而此种支护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原有基坑过深带来的土壤坍塌隐患,差异沉降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正当大家长舒一口气时,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马鞍岛地处低纬度地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83%,平均降水量为1748.2毫米,工程基坑淤泥厚,透水性较差,如何做好防水措施、保证土方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无水作业条件,做好基坑“防水墙”成了项目部进行施工控制的第二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通过精准地前期测量,针对马鞍岛的地质、天气特点,进行综合考虑,项目部创新性地采用“一防两排”解决防水问题。“一防”就是采用支护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打造内部“防水墙”。“两排”就是首先在现场道路两侧及基坑周围设置地表“排水沟”使地表水流向远离基坑的一侧。其次,建好深基坑“明沟”,及时做好基坑内部降、排水工程。通过以上环环相扣的三层防护,就这样,深基坑排水问题也解决了。

通过采取创新性的“支护两部曲”以及“一防两排”防水策略,中山管廊项目横三涌过河段现已开挖至基底标高。入秋的马鞍岛,中山管廊项目经受住了这一次的考验。这些技术创新也为后续过河段管廊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深涌上的二航人施工干劲也更足了。(梁雨微)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