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基层动态

新闻中心>基层动态

项目刮来一股“时尚风”

发布时间:2020-12-13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听取年轻党员在交流社区垃圾分类推广的做法时提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继垃圾分类行动在各大城市打响之后,这股时尚风也吹进了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项目部。

今年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也对项目自身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项目对标紧邻的光明区新湖街道圳美社区,率先在驻地所在的工业园中开展垃圾分类行动,发起一股垃圾分类的时尚风。

“我们都是土老帽,还追求什么时尚呀?”刚在工作群中通知实行垃圾分类,负责这项工作的综合办事员吕文刚就被同事笑着调侃。“不会分、嫌麻烦”是同事们抵触的主要原因。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鉴于圳美社区的垃圾分类行动已有成效,吕文刚向社区的督导员彭向英女士请教。彭女士给他支一个小妙招——将不理解这工作的人组织起来,“设身处地”当一天的垃圾分类督导员。

借着与社区开展党建对标共建的契机,项目党支部书记带着“蓝马甲”志愿者走进社区,成为了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烟头、烟盒是其他垃圾,过期药品、杀虫剂要放到有害垃圾桶里,餐盒里的剩菜剩饭要倒进厨余垃圾桶里,注意餐盒是不可回收的。”半天下来,“蓝马甲们”早已将垃圾分类知识熟记于心,“分类带来好环境,也给人带来好心情。”同事们对垃圾分类的态度也有了转变。

项目部的情况与社区是不同的。回到驻地后,吕文刚细细盘算,项目部有食堂、宿舍和办公区这三大“垃圾生产源”。垃圾分量虽没社区多,但种类可不少。三大区域独立,集中收集垃圾无疑会增加许多工作量,有违节能、便民的初心,倘若每个区域都摆上四个分类垃圾桶,将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每个区域的垃圾种类都有代表性,‘对症下药’既能减少垃圾桶数量,又能使垃圾‘有的放矢’。”办公区主要垃圾都是可回收的,而厨房多数为厨余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吕文刚想到把原有的垃圾桶收集起来,根据区域情况设置不同的垃圾桶,自己贴上打印的标签,也能实现分类收垃圾,还可省下一笔支出。

可分类垃圾桶就位不久,需要“二次分类”的缺点就暴露了出来。据清洁工王阿姨反映,办公区少见大件的有害垃圾,空荡荡的有害垃圾桶常常“吸引”人们扔别的垃圾进去,埋没住个头小的废电池,收集废电池便需要再次挑拣。“让大家领取新电池时带着旧电池,由综合办集中收集处理。这招就叫做‘以旧换新’。”吕文刚接受了王阿姨的这个建议。

看着项目部同事们出出进进,关注疫情状况的吕文刚又是心头一紧:“疫情防控也不能放松”。废弃口罩存在隐患,不可与其他垃圾混在一起收集。思索再三,他在大门门口放置了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收集完毕把垃圾袋密封处理。进门摘口罩、手消毒、戴上新口罩这一套“服务”被来访人员点了赞:“既严格疫情防控,又暖人心。”

经过近一个月的磨合改善,项目部的垃圾分类走上了正轨。“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王阿姨在清理垃圾时竟也说出一句时髦的话。“以往垃圾桶里是大杂烩,现在的垃圾桶里多的是宝藏,可回收垃圾拉到废品收购站,不仅能回收再利用,还能为后勤增添效益呢,我的工作还轻松不少。”

目前,项目开展的垃圾分类行动也受到工业园中“邻居”的追捧,五颜六色的分类垃圾桶成为工业园中一道时尚亮丽的风景,引来周边单位争相观摩学习。(蒋正鹏)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