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文化故事

首页 二航文化 文化故事

“组合拳”智斗深基坑地下水

发布时间:2021-11-29阅读次数:

“在10月中旬迎击‘狮子山’和‘圆规’两个超强台风的战斗中,‘止、降、排’组合拳发威,深基坑施工基本没受到影响。”项目部生产经理汪超自豪地说。

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海口中交国际中心项目,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中心地段,主楼为一栋44层的超高层全钢结构建筑,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24.3米,属于超深基坑工程。

“项目西距美舍河约100米,与其他建筑物仅隔20米,加之海口属热带季风气候,雨水丰沛,项目所处地块地下水丰富,土层透水性强,基坑止、降水条件复杂、难度极大。“为保证土方及后续工序的顺利实施,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与地下水作斗争。”汪超说。

起初,技术团队提出用临海地区常用的三轴搅拌技术,将水泥浆液注入土体搅拌混合,形成地下连续墙体,利用该墙体挡土和止水。然而现场试桩结果表明,部分水泥浆在凝固前跟着动水流失,成桩止水效果一般。项目团队迅速转变思路,通过梳理二航局近年来承建的重大项目,发现地铁施工中曾采用的CSM工法止水效果显著。CSM工法是一种创新性深层搅拌施工方法,通过双轮铣深搅设备,将配置好的水泥浆和施工现场的原位土体一起搅拌,形成厚度均匀的水泥搅拌墙止水。经过专家组的现场勘查和一致通过,项目团队决定将这种工法“移植”到深基坑止水施工中。

随着高约50米、重达百吨的双轮铣进场,施工进度明显加快,墙体构筑效率达到每小时25立方米。双轮铣的履带式主机底盘可灵活调整设备的作业角度,贴着已有墙体360度旋转,实现零间隙施工,使水泥墙无缝连接,在基坑外侧形成一座“铜墙铁壁”,将基坑严丝合缝地“保护”起来,有效隔绝基坑外的地下水涌入。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电子显示屏实时监测成墙的垂直度、水泥浆液的注入量、墙与墙之间的咬合搭接等,随时调整相关参数,保证施工质量。

“止”水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为给现场施工创造干燥的作业环境,项目部又开始在“降”水上做文章。项目团队因地制宜,在基坑内布设了30口降水井和6口降压井,来降低地下水水位。但是在土方施工到坑中坑时,作业人员发现,虽然所有降水井水泵24小时不间断地抽水,但水位仍没有下降迹象。项目负责人李兴旺观察后发现了问题根源所在。原来,坑中坑的深度为24.3米,而降水井的设计深度只有20米,井底深度高于坑中坑深度,水位当然降不下去。李兴旺根据现场实际,立即组织人员在坑中坑周边增设了9口井深为29.3米的降水井,有效解决了深基坑的降水问题。

降水的问题解决后,排水的相关事宜也没落下。项目团队在现场布置了4 个集水池作为中转站,抽上来的水经过中转站沉淀、过滤后,进入二级沉淀池里再次沉淀,最后经污水过滤系统处理,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方集中排往市政管网。

10月30日,随着中交国际中心主楼地下结构施工完成,项目深基坑地下水处理难题也宣告圆满解决。(朱晓)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