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文化故事

首页 二航文化 文化故事

张师傅的“食堂节约经”

发布时间:2020-09-14阅读次数:

48岁的张玉华是中交二航局益阳项目部食堂的管理员,管理食堂经验丰富,他平时憨憨的,待人接物很和善,但一提到食堂,他总有唠叨不完的“食堂经”。

制定个性化菜谱

“张师傅今天的油淋鸭做法不错,我很喜欢吃,建议下次可以继续这样做。”

“张师傅,我喜欢吃鱼,下周的菜谱多加一次鱼可以么?”

“张师傅,我是北方人,中午除了米饭能不能再额外加些馒头之类的面食啊。”

项目食堂就餐群中,你一言我一语很热闹。为了充分听取大家对食堂的意见,张师傅特意把大家拉到了一个食堂就餐群,制定下周菜谱的时候,大家在群中畅所欲言,把大家喜欢吃的、不喜欢吃的菜都说出来,根据大家的意见制定个性化的菜谱,大家爱吃的菜就多做一些,不爱吃的菜就少做一些,以此减少浪费,并保证了大多数人的口味。

严控菜品进口关

“你们今天送的菜为什么没有按照我们发的菜单送,这个猪肉多两斤,还有这几个蔬菜,我们菜单上没有你怎么送来了?”

“张师傅咱们这么熟了,多一点其他的菜也没关系啊,你们食堂人多,多这点菜算什么?”

“多一点怎么没关系,多一点不就浪费了,这么热的天,蔬菜很容易坏,你必须按我们发你的菜单送菜,否则我们就不让你送了。”

因为送菜的老板不按菜单上确定的菜品和斤两送菜,张师傅很生气。见张师傅这么有原则,送菜老板也乖乖认“怂”。

此外,张师傅也给大厨布置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让他根据吃饭的实际人数,精确的统计出每天需买菜品的斤两。刚开始大厨很为难,食堂吃饭人数不固定,要精确的统计出来,看似难以完成,后来由于几次菜品买多了,做出的饭菜浪费了很多,张师傅也因此批评了大厨。为了精确统计出菜品的准确斤两,张师傅与大厨一起反复摸索,理论吃饭人数多少人,买的菜在清洗和加工过程中会损耗多少等,一来二去基本就摸清了。

提前报备不浪费

“你们出去吃饭,怎么不提前和我打招呼啊,食堂做了那么菜,你们都这样的话,那饭菜浪费得有多严重哦?”

原来是工程部部长吴涛带着部门人出去聚餐没有提前和张师傅报备,导致当天晚上食堂的饭菜剩了很多。

“张师傅,不好意思啊,下班前临时决定的,忘记跟你说了。”吴涛见状赶紧和张师傅解释。

“你们已经不只一次这样了,不打招呼就出去吃饭,你们知道这样一天要浪费多少粮食,一个月累计起来得有多少?你们成长的环境都好,没有过过苦日子,我们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张师傅虽然是城市户口,但是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小时候吃不饱饭是经常的事。说到这里吴涛有些不好意思,“张师傅,我们这代人没有过过苦日子,下次我一定注意。”

为了让大家养成出去聚餐报备的习惯,张师傅可没少下功夫,项目部QQ群中最活跃的也非张师傅莫属了。

“晚上如果有出去吃饭的或部门聚餐的,单独跟我说下哈,食堂就不做那么多饭菜了。”

每天快要下班的时候,张师傅也最喜欢挨个办公室上门“拜访”,张师傅总说:“项目部就这么大,到一些部门去串串,看看有没有出去吃饭的。”

小餐盘,大学问

为了厉行节约,张师傅也动起了餐盘的主意。项目部食堂原来就餐时,使用的都是一个小碟子盛菜,由于是自助的四菜一汤任选模式,好吃不好吃的菜反正拿了再说,也不管能不能吃完。

张师傅发现小碟子盛菜虽然好看、精致,但存在不实用和浪费严重的问题,在他的强烈建议下,小碟子换成了不锈钢餐盘,而且在买不锈钢餐盘的时候,张师傅也细心的留了“一手”,餐盘特意选了中号的,在他看来中号的餐盘最合适,装的不多不少,如果不够吃,可以再去打饭口添菜,但如果餐盘大了,装多了,吃不完就只能倒掉了。

菜勺“抖一抖”

在大厨和阿姨给员工打菜的时候,张师傅特意在他们上岗之前培训了一番,“打菜的时候要多注意观察,如果是现场的技术员来打菜,就给他们多打一些,他们在现场干活累,饭量大些;后场的小伙子们和小姑娘们,打菜的时候菜勺可以“抖一抖”,少打一些,尤其是小姑娘,她们都注重身材。”刚开始员工对于“抖一抖”的打菜现象还是有些意见的,但是经过张师傅耐心的解释和长时间的坚持,大家也习惯了,反而觉得有种在学校食堂打菜时的“亲切感”。

在张师傅的坚持下,食堂泔水桶里的剩饭菜跟以前相比确实少了很多,要彻底杜绝浪费,形成厉行节约的风气,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贵在“持之以恒”。(朱正华)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