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文化故事

首页 二航文化 文化故事

三“芯”净水让大黑河再焕生机

发布时间:2024-11-11阅读次数:

深秋十月,于黄河内蒙古境内最大一级支流大黑河上,千余只红嘴鸥、绿头鸭欢快嬉戏,吸引了众多周边市民前来拍照。望着清澈的河面,大家不禁感慨:“记忆中的大黑河终于又重现生机了。”

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大黑河尾水湿地净化工程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黑河瓦房院村段,包含引水、尾水湿地净化、退水等工程,将4.5公里河流的水质从地表水V类提升至Ⅳ类标准,同时恢复沿岸155公顷的生态环境。2023年,项目团队在进场前进行实地勘查时发现,施工河段已然断流,形成了12处浑浊的臭水坑,水体指标远超“入黄底线”。

“河滩造湿地,尾水化清流。”在项目负责人庞建国的引领下,项目部响应国家“加强非常规水源配置利用”的环保号召,结合大黑河滩涂宽阔、河道与河槽高差大等特点,决定借用上游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补足水源,并加装土壤渗滤床、仿自然强化湿地、生态净化塘三层“净水滤芯”,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尾水的再利用带来了新挑战。负责现场管理的项目生产管理部负责人呼和巴特尔忽然发现,土壤渗滤床因水量超出承载,致使污水外溢至主河道周边。原来,作为第一层“滤芯”的土壤渗滤床,技术优势在于利用土壤动物、植物根系等的协同作用,能够高效去除尾水中的有机氮等物质,它在水量较大时易出现渗滤孔堵塞,导致地下水污染,所以补水水量不宜过多。

庞建国当机立断,安排现场人员紧急在渗水处加装临时挡水装置和引流管线,阻止外溢污水流入河道。为杜绝此类风险,庞建国决定必须治本。然而,与土壤渗滤床不同的是,第二层“滤芯”仿自然强化湿地需要保持较高的补水水量,保证尾水停留时间,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使其发挥最大功效。

“可否在既有的引水线路上加装一套配水系统,以实现分区供水,满足各净化单元不同的用水量需求。”在一次交流会上,项目部技术攻坚小组的提议得到参建各方的认可,随即联合设计单位全力研究改进,最终确定通过增设一体化预制泵站和配水管线,实现净水单元“各取所需”。

如此,尾水经过两层“净水滤芯”作用后,流入种植13种约6万平方米沉水、挺水、漂浮植物的生态净化塘。作为第三层“滤芯”,生态净化塘主要通过高覆盖率的植物群落,构建“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统,确保工程实现“吞污吐清”。

为了更好应对荒漠寒地的自然环境,保证水质净化效果,庞建国带领团队潜心钻研植物属性,明确了“耐污、耐旱、耐盐、耐寒、耐水湿”的选取标准。“比如说,菹草对氮、磷的净化效率可达65%以上,且在寒冬的河道内仍可以发挥作用”。庞建国说道。

“工程运行后,有效削减入黄河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约77吨。此外,依托‘净水滤芯’的重力自流特性,每年还可节约运维费用1000余万元。”庞建国自豪地说。

如今,在14处土壤渗滤床、8处仿自然强化湿地、9处生态净化塘“净水滤芯”的多重作用下,恢复往日盛景的大黑河,为呼和浩特这座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的建设增添了一抹亮色。(孙明峰)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