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文化故事

首页 二航文化 文化故事

有事儿找“老叔”

发布时间:2024-01-23阅读次数:

“质量问题不能出在试验室,这是原则性问题!”在中交二航局燕矶长江大桥项目试验室会议室,项目技术负责人罗航撂下这样一句话就匆匆离开了,这让试验室副主任“老叔”顿感压力倍增。
    “老叔”原名舒云艳,喜获这个称号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姓“舒”,而是有事儿找“叔叔”,绝对没问题!
    由于临近鄂州市花湖机场,燕矶长江大桥的主塔高度被限制在200米以内,这导致塔柱变得格外粗壮,塔壁厚度达4米,是常规类似桥梁的两倍,这对混凝土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混凝土强度越高,粘度就更高,流动性也更差。大桥主塔高达184米,相当于60层楼的高度,一次性泵送混凝土既要保证其高流动性,又要防止混凝土硬化后的开裂,这个难度不可谓不大。
    为了及时解决问题,老叔用上了自己的“法宝”。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他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调制混凝土的独家“法宝”,即通过预判问题,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实现快速发料。而为了配合燕矶长江大桥的建设形势,老叔再次将自己的“法宝”进行了升级,总结出了“两步走”的调制方案。
    第一步,就是根据现场材料确定第一盘混凝土的外加剂掺量、集料含水率等,调出混凝土的最佳“样板盘”,为后续混凝土搅拌提供参考,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快速发料。
    对于很多人来说,做到这一步就已经足够,但老叔总会比别人多想一步、多走一步。
    他在最佳状态混凝土的基础上,花费更多的精力有意地增减外加剂或水,并详细观察记录不同参数下混凝土的状态,这样就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时做出应对。这就是“第二步”。
    “混凝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时都可能需要做出调整,我要做的就是在问题出现的时候,以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不影响施工。”老叔坚定地说道。
    通过这种“两步走”的方式,老叔不断给自己出“模拟卷”,长年累月下来,他对不同状态下的混凝土了如指掌。而一旦混凝土出现问题,就可以立即在大脑中搜索自己积累的“题库”,并调整混凝土的各项参数,快速找到“答案”。
    然而,暑热来临,天气开始变得燥热,宽阔的江面反射出刺眼的阳光,湿热的空气给人带来沉沉的睡意,而燕矶长江大桥的第41根桩基浇筑现场正弥漫着紧张的氛围。
    “完了,混凝土怎么干了啊?明明出机的时候状态还很好啊!”在把混凝土送进料斗后,大家惊讶地发现混凝土逐渐凝析。此时,桩基刚刚成孔,一旦不能及时浇筑,就极易出现塌孔,后续工作将难以推进。而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有事儿找老叔!
    迎着炙热的太阳,老叔骑着小电驴半身湿透地赶了过来,只是看了一眼,他便有了“答案”。原来,用于搅拌这次混凝土的砂子含泥量不到2.0,所以试验室人员减少了外加剂掺量,导致混凝土缓凝时间短,再加上天气炎热,温度较高,混凝土很快就干了。
    “把料斗提起来,准备换料!”知道了“症结”在哪里,老叔很快调出了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桩基也迅速浇筑成型。
    如今,燕矶长江大桥的56根桩基早已全部顺利完成,主塔也即将封顶,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过一次爆管、堵管现象。站在轰鸣的搅拌站外,老叔望着日渐升高的主塔,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王香力)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