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 二航文苑

读书琐忆

发布时间:2023-06-01阅读次数:
如心

谈起读书,首先我想到的是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的一路学习过程。农村里,到了上学的年龄乡里乡亲就说,“该读书了,该读书了。”我想是因为识字学文重要的方式就是跟读,所谓“朗朗读书声”。更因为村里家家户户除了家中哥哥姐姐们上学用的书本,有翻开成册的书是少之又少,那些能阅读的课外之外书屈指可数。
  小学前,我见过的课外之书很少,甚至是努力在脑海里搜索也是空白一片,似乎有一两本哥哥和堂哥们手里的连环画本,却又毫无任何痕迹。真正有印象的书,是上初中后接触到的。我的初中在西南地区的一个小镇上,是县里少数的一所省重点中学。每两周休息一次,每次周末下午从家里赶回学校,校门口各种摊位十分热闹,卖水果的、小吃的、日用品的,也有卖二手书的。初中时,手里仅有的一点生活费是舍不得、也不够买书的,那时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书都是借的。
  初一时,班上传阅最多的是郑渊洁的一套儿童故事书——《皮皮鲁与鲁西西》,是一位家里条件不错的男生的书。他学习不太好,也不怎么看书,他的书却很受欢迎。书终于兜兜转转到了我的手里,我快速地阅读,被书中妙趣横生的故事深深吸引,一本读完赶着翻开第二本,可看到最后十几页的时候,我又放慢了速度,舍不得看完。记不清这一套是两本还是三本,但我有印象的是,最后我的手里有这么一本书。因为那位淘气的男生突然转学了,而我又似乎有意无意地忘记了还书,不自觉地做了一次“小书贼”。
  后来,我每周努力余留一点生活费,积少成多,去校门口买些二手书,那时的书也并非都是正版书,但一点也不影响阅读,内容没有改动。也是在那时,《茶花女》、《简爱》、《基督山伯爵》、《漂亮朋友》、《红与黑》这些名著进入我的视野,现在想来这些故事和文学上的意义于当时的我并不能全部理解吸收。《傲慢与偏见》是我那时非常痴迷的一本小说,初三的我一有空就拿出来看,两三天就读完了,对书中男主人翁达西的傲慢又爱又恨,心中悄然泛起爱的涟漪。我想这些文字滋养了一个偏远乡村女孩的心灵,也陪伴了情窦初开的少女。那时国内文坛并不活跃,或者准确地说是我知之甚少,只是后来买了少许的知青文学作品,书名一时难再想起。
韩寒、郭敬明风靡校园时,我吃过午饭,抱着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没休息,就接连上课了。坐在老师眼皮子底下的我,装模作样地立起课本遮住自己的脸。等一两节课后,迎来大结局时,却因结局而抽泣难掩,只怕讲台上的数学老师当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高中的学习十分紧张,但在语文老师的指引下我的课外之书更加丰富。《平凡的世界》、《创业史》、《活着》等悉数登场,甚至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系列,我也非常喜欢。但这些书并不都是自己所买,大部分仍是同学间借阅而来。
  大学时代,我基本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寝室、教室、图书馆。大学之大,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拥有的图书量。仰仗着自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明目张胆地看课外之书就是学习。嘉州三江汇流之地,山水风光无限,可一无恋爱、二无钱的我,既无乐山也无乐水,只能和室友每日泡在图书馆里看书。夏日,偶尔晚饭后在大渡河边散步,成都的一位中学好友来此一游,说我过得太封闭了。我想想也是,但更觉得优哉游哉吧。在齐邦媛所著的《巨流河》中每每看到作家在嘉州生活的片段时,无不想念那美好的大学四年时光。
  嘉州与珞珈结缘,源自室友的鼓励,我考研时选择了珞珈山下美丽的武汉大学。这里藏书量浩如烟海,看着文学院图书馆里泛黄的书籍、新图书馆里整齐列队的书,喟叹自己读书太少,连沧海一粟都不及。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在于与人交往中,看自身之不足,在读书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这就是我的读书时代,与书的故事。

上一条: 把自律传下去
下一条: 乐与师徒共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